高德会是滴滴的下一个敌人吗?

2021-11-19 21:27 来源:

打印 放大 缩小

  文 | Jack

  版面编辑 | 苏梦翔

  “加班到深夜,打开地图叫个车回家”这或许已经变成了当下人们习以为常的打车方式。谁曾料到,几年前打得火热的打车市场悄然间换了面貌。

  回想,几年前滴滴、快滴、Uber等一众打车品牌,为了给用户手机上装上自己的APP,又是返现、又是送券,貌似用户不下载APP就跟钱过不去似的。

  那时候,笔者手机里至少装有3个打车APP,哪个便宜用哪个。后来,滴滴一家独大之后打车并不便宜了,随着一波有趣的短视频APP上线,滴滴出行也被我逐渐移出了手机界面,打车功能从此就内嵌在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应用中。

  再后来,打车也不用打开微信端口,直接在能导航的地图中完成。“输入地点——打车——选择类型——立即打车”。方便简洁,车型又多,从此地图就成了我惯用的打车入口。

  以高德地图的聚合打车服务为例,上面集成了滴滴、滴答、神州、阳光、AA等多个出行品牌,不仅增加了用户的出行选择,而且还可以比价,同样的里程,谁出价低,接单快就用谁。这种模式使得提供单一选择的网约车服务的APP成为了多余。同时将提供地图导航功能,本地生活服务的平台助推为打车市场上的重要玩家。

  前不久笔者看到极光大数据发布了今年二季度的打车渗透率数据——高德地图45.8%,美团市场32.9%,滴滴出行14.6%。看到数据之后,我还是有些惊讶,毕竟滴滴网约车老大哥的形象固化已久。不过,这组数据恰好证实了在地图APP中打车已经变成了当下主流的打车方式。

  在此,笔者需要解释的是,这里的打车渗透率并不等于打车市占率。打车渗透率指的是目标人群在APP中使用打车功能的次数,而打车市占率是指某段时间内某一打车品牌所占网约车的市场份额。所以,并不能简单的认为高德地图的网约车市场份额高于滴滴出行。

  事实上滴滴出行仍然还是网约车领域的巨无霸。来自易观今年5月份的数据显示,滴滴出行的月活跃用户高达7517万,排名后面的网约车月活跃人数累计不到1000万。

  来源:易观数据

  滴滴出行看上去有一骑绝尘的领先优势,可它并不能高枕无忧。实际上,聚合打车模式在滴滴收并购Uber后的第二年就由高德地图创新性的上线了。随后,百度地图、哈啰出行、美团也纷纷上线了自己的聚合打车模式。

  以高德为代表的地图服务商上线出行服务,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首先,地图导航是距离出行最近的动作;其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流量见顶,各大厂家急需找到增加APP用户粘性的途径,增加APP功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最后,地图服务商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依赖广告,变现方式单一,它们需要找到更多的变现方式,提升APP的盈利能力。

  高德地图不经意间开发的这一创新模式,一方面,将自己由单一提供地图导航服务升级为出行平台。另一方面,更是在滴滴一家独大的网约车市场上撕开了一道口子,或将影响整个网约车的市场格局。

  刚刚平息的网约车战役又燃烧起了来自聚合打车平台的战火,网约车市场的战事还在绵延不断。不过,这一战场相对于前面通过烧钱、补贴,大打残酷的价格战似乎要温和的多。

  甚至,大家都十分遵守各家的行业地位,两大地图服务商也心照不宣地上线了头号玩家滴滴快车。与其说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看上去更像是基于互补的合作。

  对于坐拥庞大用户的地图服务商而言,它需要用引进头部网约车玩家的方式来增加APP的用户使用黏性。而对于头部玩家滴滴而言,地图服务商等聚合打车平台则为自己增加了用户获取入口,给自己带来自身APP之外的订单量,代价只是支付一点佣金(10%左右)。这怎么看上去都不像是一种竞争关系,更不用提是掀在起战事。

  来源:摄图网

  事实上,这些花里胡哨的表面操作只是一种假象,聚合打车平台给滴滴带来的威胁要远远超过额外的收益。

  滴滴出行的网约车收入主要来自于订单抽成,据滴滴官方介绍这一比例在19%左右。聚合打车平台上的滴滴订单显然将会分走滴滴的一部分抽成,据悉这一分成为10%左右。要只是少赚一点也到无妨,毕竟整体还增加了收入。

  但是,聚合打车平台真正的杀伤力在于为滴滴培养了源源不断的竞争者。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聚合打车平台拥有的是流量优势,但缺乏变现手段,高德地图的聚合打车模式的需要聚集到一定数量的网约车商家才能形成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网约车行业的一大门槛就是高昂的获客成本,网约车玩家蠢蠢欲动但面对高昂的获客成本只能敬而远之。这下倒好,高德地图等聚合打车平台一下子解决了网约车新进入者的获客问题,它俩是一拍即合。

  滴滴出行通过不断融资补贴、驱赶、合并的中小玩家这下又重新回到了赛场上。这些重回赛道的玩家有曾为滴滴提供车辆的整车厂、不甘被网约车冲击的传统出租车公司、还有一些从旅游出行等跨界过来的玩家……

  各大聚合打车平台,与这些“打不死的小强”又组成了一个全新阵营,这个组合显然是冲着目前市占率最高的滴滴出行去的,你说滴滴能高枕无忧吗?

  近期,笔者注意到,高德地图正在电梯广告中为其聚合打车功能投放“打车返现”的拉新活动。看来,尝到甜头的高德并不满足于目前流量的自然增长。

  来源:摄图网

  当地图APP成为人们主流的打车入口时,看着其他平台赚取自己长期补贴培养出来的打车成熟用户时,滴滴也着急了。今年5月份,滴滴打车在成都接入“秒走打车”,尝试做起自己聚合打车服务,据悉滴滴的这一业务目前只停留在成都,可选择的类型有滴滴快车、滴滴专车、滴滴拼车等出行服务,来自同程艺龙旗下的“秒走打车”也是唯一接入的第三方品牌。滴滴显然在开放自己聚合打车服务方面是非常谨慎的。

  滴滴自从去年经历两件顺风车安全事件后,无限期的下线了自己的顺风车业务。在经历了业务暴涨、安全事件的过山车后,滴滴现阶段在控制网约车业务规模的同时,正在发展包括单车、汽车后市场、无人驾驶等在内的多元化业务。

  滴滴今年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创立6年至今未能盈利。滴滴也曾尝试开发自己的跨界业务。公司内部有个叫R-Lab的部门,专门负责探索滴滴边界、孵化创新产品。除了应对美团推出打车服务急速上线的外卖业务,R-Lab还孵化了小巴、酒旅、票务等新业务。看来滴滴也曾努力将其APP打造成一个超级流量入口。

  不过这一设想,随着顺风车安全事件发生后,程维推行“关停并转”的策略后,业内人士称滴滴“国内的外卖业务停掉,酒旅、机票火车票等票务都不做了。”

  不知,滴滴这次面对以高德为代表的聚合打车平台的进攻,除了尝试自己的聚合打车服务,还有没有其他的对策。不过易观汽车出行行业分析师孙乃悦认为,“网约车这个市场的竞争壁垒,一个是用户流量,一个是合规司机的数量,第三点就是大数据。滴滴在这几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后进入者是难以在短时间之内跟上的”。她认为滴滴的在网约车领域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聚合模式的第三方车辆的安全性保障仍在讨论中。“怎么监管、完善接入方的服务体系?”这些问题仍然是摆在聚合打车平台面前的一道必解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德林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