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保卫粮食安全需要抓住三条线

2021-11-19 20:24 来源:

打印 放大 缩小

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的陈光标,非常有幸参加今天的世界粮食日活动。今天的活动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我是从农村田埂上走出来的企业家,亲身体尝过家无隔夜粮的挨饿滋味;其次,我作为慈善家,一直致力于推动"光盘行动",反对粮食浪费。下面,我就粮食问题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想,希望引起在座各位的共鸣,也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场天灾人祸的劫难,却依然保持了华夏文明的延续,依然维持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皆仰赖于中华大地在黄河与长江两条母亲河的哺育之下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世世代代,粮食是中华儿女的命脉所系,天时、地利和水源是中华民族的运势所在。因此,粮食安全问题,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剖析粮食安全的整体概念,它具有量和质的双重内涵,同时具有自主与外供的双重外延。首先,不算动物饲料、加工食品、营养品和饮料所需要的粮食,中国每天需要消耗14亿公斤主粮。因此,保证粮食的足量供应,是生存和发展的第一条安全线。其次,如何控制空气、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改进加工工艺,以确保粮食质量,是维持营养水平的第二条安全线。第三,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今天,提高本国的粮食生产水平,减少对粮食进口的依赖,是我国粮食战略的不二选择。

由此可见,在粮食问题上,有三条路摆在中国面前:一是扩大粮食生产,二是确保粮食质量,三是减少粮食浪费。扩大粮食生产,一方面需要通过控制土地荒漠化和非法圈占来扩大耕地面积,并通过土壤改良增加土地肥力,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科技手段和集约化经营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质量,需要严控各种污染源,严守质量标准。减少粮食浪费,需要增强全民对粮食的敬畏之心,树立浪费可耻的时代风尚,改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方式。一位朋友告诉我,仅北京一天的剩饭剩菜,如果用两吨的卡车运载,就可以排满整条三环线!

改革开放伊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村地区释放出了巨大的生产力,粮食产量连年递增。而今天的农村却正面临着"空心化"的现象,一老一少两代留守,中坚力量外出打工,大面积的田地正在荒芜,延续了千年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将荡然无存。

这些年我到农村做慈善,会隐约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县城在扩建,宅基地挤掉良田,农资价格和粮食成本都在上升。许多企业家朋友说:"搞农业不如搞工业,搞工业不如搞房地产。"不少企业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情感已经变得淡漠,而事实上,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是农民出身。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

有人会说,不用担心,粮食生产不足可以进口。但我在两会材料里看到一组数据,讲中国人一年的稻谷消费量约为3700亿斤,而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是500亿斤左右。换句话说,大米的国际贸易量全部都给中国,也不够两个月口粮。这里还不包括"粮食武器"、"贸易制裁"等不确定因素。

政府已推出《粮食中长期发展纲要》,但政府行动必须得到社会配合,尤其是企业界。在此我向社会各界建议两点:第一,建议企业界人士多关心农业。我预测,回归农业将会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企业家可以多到四川、云南、贵州、甘肃等地走走,看看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地区有哪些农业商机。第二,建议社会各界务必营造"爱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风气。令人鼓舞的是,党中央正在下大力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在农村长大,从内心懂得"民以食为天"的朴素道理。我过去做慈善,通常用馈赠方式,后来渐渐懂得,保卫粮食安全其实是天大的慈善。于是,我在2012年发起了"光盘行动",甚至不惜以"雷人"的方式唤醒公众意识,如今这一行动已经得到了全国上下的普遍响应。希望各界为此共同努力,让"谁来养活中国"永远不要成为挂在中国人头顶的一柄悬剑。

责任编辑:互联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