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粪教育”的看点在于培养吃苦精神

2021-11-19 21:03 来源:

打印 放大 缩小

父亲连续3天接到儿子班主任电话,被告知儿子家庭作业未完成。儿子曾跟父亲保证:“一定完成作业,没有完成就回家挑粪。”父亲把儿子带回乡下“兑现承诺”。“我用尽了全力才站起来,走一步都非常困难……后来我挑久了就感觉肩上和脖子后面的骨头都非常痛,还感觉肩上挑的粪越来越重,像扛着一座山似的”。挑了七八趟,儿子向父亲保证,提高学习成绩,并定下了期中考试的目标。“挑粪教育”就此结束。老师说,孩子回乡下挑粪体验后,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都认真完成,“就连字都写得非常工整了”。(5月12日《成都商报》)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而由于贪玩完不成作业也是常有的事,每逢此时,老师着急,孩子的家长更着急。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自觉收敛贪玩的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呢?笔者认为,应避免简单、粗暴,教育还得循循善诱。

文中提到的这一事件,是有发在网上的,从视频中可以看到,画面一开始,一名系着红领巾的少年,肩挑两只粪桶,晃晃荡荡走在乡间小路上。“你让我回去复习嘛,参加期中考试,考差了就回来。”少年说。之后,少年蹲下身子将粪桶放在地上休息,再次带着哭腔向父亲保证自己会好好复习。但父亲的话打断了儿子:“莫向我流眼泪,你那个眼泪现在对我来说没有用,走。”

说实在的,就笔者的感觉而言,这是一段比较扎心的画面,看了后,让人们有一种堵心的感觉,特别是那鲜艳的红领巾,让人更是陡增怜悯。或许这位父亲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的做法却明显带有一种体罚的心态,而画面中的孩子也是懂事的,言语中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望感,从这里我们也真切地感觉到了孩子已经知道因过于贪玩而付出的沉重代价,可以说,这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也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在此笔者不想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适,亦正如笔者一直也无法理解旧社会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以及前段时间引起很大争议的“狼外公”的教育方式一样,但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就是这位贪玩的孩子确实变好了,变得好学了,不但成绩上来了,就连字也写得非常工整了,这是老师和家长都愿看到的最好结果。

在这里,用挑粪教育小孩俨然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这个例子中最主要的一点是这个孩子的知错就改,所以,广大家长切不可简单表象地认为体罚式教育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特别是这么大年龄的孩子很多都有“叛逆心理”,一言不合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更应注意。而即使真的用了类似的教育方式,也应当从体验劳动辛苦的角度多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干任何事情也都和学习一样,都得在辛苦和付出之后才能得到收获的喜悦,增强孩子在学习中克服困难的信心、毅力和勇气。而更加应当注意的一点就是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绝对不可把挑粪这种工作说成不好,时传祥就是靠挑粪成了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要让孩子懂得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的道理,从小就树立起健全的劳动观、生活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责任编辑:互联网